很多人在建筑施工現場會見到很多種建筑原材料,自密實灌漿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建筑原材料,自密實灌漿料與普通灌漿料大的卻別就是在施工過程中的比的設計,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混用設計一直是人們比較好奇和困惑的一個問題,接下來就為您介紹一下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混用設計的問題。
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混用設計
一、自密實灌漿料的用途
自密實灌漿料被稱為近幾十年中灌漿料建筑技術具革命性的發展,因為自密實灌漿料擁有眾多優點。日本發展自密實灌漿料的主要原因是解決熟練技術工人的減少和灌漿料結構耐久性提高之間的矛盾。歐洲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才將自密實灌漿料第一次用于瑞典的交通網絡民用工程上。隨后EC建立了一個多國合作自密實灌漿料指導項目。從此以后,整個歐洲的自密實灌漿料應用普遍增加。自密實灌漿料黏性好,泌水少,加上不需要振搗,因而減少了微泌水,水泥石的孔隙率尤其是界面區的孔隙率顯著低于普通灌漿料,而且均勻分布于界面區和水泥石本體之中。同時由于自密實灌漿料摻入了較多的粉煤灰,水化中消耗了較多的氫氧化鈣,大大減少了界面區氫氧化,所以是一種受歡迎的材料。
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的主要區別是由施工導致的。普通配比也有一些差別。自密實配比需要根據結構物的結構環境、施工工藝等作出調整??傮w上來說自密實砼需要有較好的黏聚性以及流動性,所以對膠凝材料、砂石、外加劑等要求比普通灌漿料要求要嚴格一些,要使膠凝材料充分包裹石子,一般是調整膠材用量、砂率,并且控制石子大粒徑,骨料孔隙率等,要保證其黏聚性則需要尋求高性能外加劑、控制水膠比等。
二、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混用設計
1、配制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的原理是通過外加劑、膠結材料和粗細骨料的選擇與搭配和精心的比設計,將灌漿料的屈服應力減小到足以被因自重產生的剪應力克服,使灌漿料流動性增大,同時又具有足夠的塑性粘度,令骨料懸浮于水泥漿中,不出現離析和泌水問題,能自由流淌并充分填充模板內的空間,形成密實且均勻的膠凝結構。
2、在配制中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借助以萘系高效減水劑為主要組分的外加劑,可對水泥粒子產生強烈的分散作用,并阻止分散的粒子凝聚,使灌漿料拌合物的屈服應力和塑性粘度降低。高效減水劑的減水率應不低于25%,并且應具有一定的保塑功能。
3、摻加適量礦物摻合料能調節灌漿料的流變性能,提高塑性粘度,同時提高拌合物中的漿-固比,改善灌漿料和易性,使灌漿料勻質性得到改善,并減少粗細骨料顆粒之間的摩擦力,提高灌漿料的通阻能力。
4、摻入適量灌漿料膨脹劑,減少灌漿料收縮,提高灌漿料抗裂能力,同時提高灌漿料粘聚性,改善灌漿料外觀質量。適當增加砂率和控制粗骨料粒徑不超過20mm,以減少遇到阻力時漿骨分離的可能,增加拌合物的抗離析穩定性。在配制強度等級較低的自密實灌漿料時可適當使用增稠劑以增加拌合物的粘度。
自密實灌漿料和普通灌漿料混用設計問題是比較專業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和常識,很多人對于自密實灌漿料并不是很陌生,但是對于它的來源卻不是很清楚,其實,它和普通的灌漿料大的差別就是比的變化和施工過程的區別,大家可以通過以上介紹來了解這個過程。